前景目标
2025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: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.5%以上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%左右;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%左右;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收增长15%左右;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%左右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%左右;进出口总额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;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;节能减排完成市控目标。
一是更快速度建设东部新中心,努力打造宜居宜业新城。全力强化要素保障。完成东部新中心体制机制优化调整,全面启动核心区开发建设。全力提升片区形象。瑶海片区实施项目64个,力争完成投资超50亿元。全力夯实产业基础。高标准规划建设十里产业长廊,擦亮“一廊一湾一园”区域发展特色名片。
二是更实举措夯实稳增长基础,努力推动经济持续向好。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。积极抢抓政策机遇,加快推动项目建设。千方百计提升招引质效。力争招引落地重点产业项目100个,亿元以上项目50个。千方百计激发消费活力。积极创建全省放心消费示范区,丰富文旅消费业态。
三是更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,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。做大产业集群。深化“微园区+基金+场景应用”引育模式,力争规上工业企业数翻一番。强化要素保障。制定发布新一轮产业发展政策,优化“基金丛林”生态。赋能科技创新。力争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招商新成立企业数增速超50%,培育“专精特新”企业20家。
四是更强统筹推动城市更新,努力提升城区能级活力。提升城区品质。攻坚城中村改造,力争征迁面积再超百万平方米。提升保障水平。实施22条支路网项目,启动19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。提升服务能力。加强数字城管建设,持续推进国有企业承担学前教育、物业管理、城市保洁等公共服务领域社会责任。
五是更深层次推动改革开放,努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。深化重点领域改革。实施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,持续深化“亩均论英雄”改革。提高开放合作水平。坚持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最大机遇,更深层次融入“合肥都市圈”建设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。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深化企业服务专员工作制度。
六是更优服务回应人民新期盼,努力擦亮群众幸福底色。加强社会保障。全面落实国家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建设试点任务,创成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。兜牢民生底线。持续加大财政民生投入,认真办好省市民生实事。优化人居环境。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、碧水、净土保卫战,加快二十埠河流域EOD项目建设。
七是更大力度统筹发展和安全,努力营造安全稳定环境。防范化解重大风险。用好“府院联动”“府检联动”机制,积极防范化解社会领域重大风险。守牢安全生产底线。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,实施应急指挥协调能力提升项目。提升基层治理水平。深化“数字瑶海”建设,实体化运作“三个中心”。